DB11T 1128-2014 竹子栽培养护技术规程

ID

31B71C34E5C4441B002471C5C82B1C95

文件大小(MB)

0.23

页数:

14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15-5-19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020.40,B 62,备案号:43867-2014 DB11,北京市地方标准,DB 11/T 1128—2014,竹子栽培养护技术规程,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bamboo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,2014 - 11 - 05 发布 2015 - 03 - 01 实施,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,DB11/ T 1128—2014,I,目 次,前言 .. II,1 范围 1,2 术语和定义 1,3 栽植 2,4 养护管理 .. 3,附录A(资料性附录) 北京地区绿化竹种名录 .. 6,参考文献 .. 7,DB11/ T 1128—2014,I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,本标准起草单位: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范卓敏、宋宇、姚士才、杨晓方、赵钰,DB11/ T 1128—2014,1,竹子栽培养护技术规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地区竹子的栽植、养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露地绿化竹子的栽植与养护,2 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1,母竹 mother bamboo,通过筛选用于绿化种植或繁殖的竹子,2.2,竹鞭 rhizome,竹类植物的地下茎,2.3,跳鞭 jump rhizome,露出地面的竹鞭段,2.4,竹蔸 culm stump,位于竹秆的基部,常埋于地下,由数节至数十节组成,节间短缩,直径较地上秆径粗大,节上密生,不定根,2.5,散生竹 monopodial bamboo;,单轴散生型,鞭芽萌发出土,或长成新的地下茎,能在地下长距离横走,地上秆呈分散状分布的竹,种类型,2.6,丛生竹 sympodial rhizome,地下茎不能在地下无限延伸,由秆基上的芽萌蘖生长成竹,形成地面上多秆、呈丛状分布的竹种类,型。又可分为秆柄极短的合轴丛生型或秆柄延伸的合轴散生型,2.7,DB11/ T 1128—2014,2,混生竹 amphipodial bamboo,复轴混生型,秆基侧芽既可长成细长的地下茎,在土中横走,鞭节上侧芽抽笋长竹,秆稀疏散生;,又可直接萌发成竹,秆呈密丛。兼有丛生竹和散生竹性状的竹种类型,2.8,地被竹 ground cover bamboo,低矮、密集生长,覆盖于地表的竹类植物,2.9,竹龄 culm age,竹株的年龄,以竹子完成一个自然生长周期(12 个月)为单位进行计算,一个周期为1 年。当年,出笋长成的竹子经过春夏秋冬为1 年生竹,以此类推,3 栽植,3.1 栽植前的准备,3.1.1 母竹选择,3.1.1.1 母竹宜选择北京地区绿化竹种名录中的竹种(参见附录A),母竹宜选取北京或北京周边就,近地区圃地或已成竹林产出的竹子,3.1.1.2 选择母竹应生长健壮,无病虫害,外埠竹苗应有检疫合格证,3.1.1.3 散生竹和混生竹(不包括地被竹)应选竹龄1~3 年生、秆径1cm~3cm、株高2m~4m、分枝,较低的竹子,3.1.1.4 丛生竹不适宜在北京地区露地栽植,3.1.2 栽植时间,应在竹林出笋之前(清明前后)或出笋新竹展叶之后(雨季)为宜,雨季以7 月中旬至8 月中旬为,宜。耐寒性较差的竹种(参见附录A 中带*竹种)宜在清明前后栽植,3.1.3 栽植地的选择,3.1.3.1 栽植地点应背风向阳,3.1.3.2 栽植土壤宜选择肥沃、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的壤土,过于黏性或沙性的土壤应进行改良。pH,值宜在6.5~8.5 之间,3.1.4 整地,3.1.4.1 将土壤深翻40cm~50cm,去除粒径1cm 以上砖石、瓦块及其他不易腐烂的杂物,3.1.4.2 宜加入10cm 厚草炭土和底肥,底肥选用氮、磷、钾(比例为5:2:4)复合肥或有机肥,其中,复合肥用量为150g/m2~250g/m2,有机肥的用量为500g/m2~1000g/m2,3.1.4.3 耙平种植地待用,3.1.5 掘苗,3.1.5.1 掘苗前提前1d~2d 对竹林地灌水,DB11/ T 1128—2014,3,3.1.5.2 散生竹类应在距离竹秆25cm~30cm 外围,扒开土壤,将竹蔸、竹鞭带土一起掘起,土坨完整,去除伤残竹根。挖掘竹兜的深度应不小于30cm,土坨直径不小于25cm。若两株或更多母竹一起挖掘时,土坨适当加大,3.1.5.3 混生竹类宜3~5 秆成丛挖起,挖掘竹蔸的深度应不小于40cm,土坨直径不小于35cm,3.1.5.4 地被竹挖掘的深度不小于15cm,土坨直径应不小于25cm,3.2 栽植方法,3.2.1 挖穴,3.2.1.1 栽植穴的大小视母竹土坨直径而定,栽植穴的直径应大于土坨直径8cm~10cm。穴的深度一,般以40cm~50cm 为宜,3.2.1.2 栽植穴宜按自然品字形布局挖掘,3.2.2 种植,3.2.2.1 竹子栽植宜浅不宜深,栽植深度依竹子类型的不同稍有差异,散生竹类30cm~35cm,混生竹,类40cm~50cm,地被竹类20cm~25cm。栽植密度根据景观需求合理种植。散生竹类栽植密度5 株/m2~,7 株/m2;混生竹类栽植密度8 株/m2~10 株/m2;地被竹类栽植密度10 丛/m2~12 丛/ m2,3.2.2.2 栽植两个以上竹种或竹子与其他植物配置时,根据需要竹种之间或竹子与其他植物之间宜埋,入深度为50cm~60cm 的隔根板或隔根膜,3.2.2.3 对高度在5m 以上的母竹,栽植前应适当剪去1/……

……